圆明园考古新发现两处翠扶楼房屋遗存,台阶、散水等保存较好
9月24日,“圆明访古——圆明园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”在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举行。25名市民走进考古现场,与考古专家面对面,观摩考古发现,领略考古魅力。记者从现场获悉,继“田字房”的形制和工程做法被揭露后,考古人员又在“田字房”东部的翠扶楼遗址,发现保存较完好的两间房屋的台基、台阶、散水及道路系统。而澹泊宁静遗址平面图显示,翠扶楼的东西两侧各有三间房屋,目前发掘基本完成的西侧房屋却只有两间。“清代留下来的图片资料可能是设计图,并不是最后的施工图,这就体现了考古的作用,能够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。”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说。澹泊宁静、映水兰香等盛时平面图。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摄翠扶楼是“田字房”的附属建筑,具备一定功能澹泊宁静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部,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,雍正五年(1727)时已建成,取意于诸葛亮《诫子书》中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。2020年起,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、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澹泊宁静遗址进行了三期考古发掘工作,已揭露出主体建筑“田字房”基址和皇家稻田遗址。今年是发掘的第四个年头,发掘地点为澹泊宁静东部的翠扶楼遗址,拟发掘面积500平方米。走进考古工地,洛阳铲、手铲、竹签、罗盘等整齐地摆放在地面上。张中华拿起地上的洛阳铲向市民介绍:“这是我们考古勘探最主要的工具之一。原理是通过铲头带出的土壤颜色、包含物等,判断土层所在的年代,有无墓葬、房屋、河道等。”张中华教学生如何观看探铲土层。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随后,在张中华的带领下,公众一一认识翠扶楼的结构布局。“大家看,这里的台阶是不规则的,很显然建造的时候用了一些废弃的石料。”张中华说,“我们发现,两座房子之间有一个走廊,可以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。”考古过程中,考古人员也在石头、地面发现了多处火烧痕迹。张中华指着房屋内一处发红的地面解释,“中国传统建筑是土木结构,火把房子点着之后,柱子一倒,整个房顶盖到地基上面,闷着烧了很多天,就变成了这样。”“目前发掘出来的两间房子,台基、台阶、散水、道路系统保存比较完好,在设计时考虑到了遮阳、防雨、排水,可见不是随意建造,台基、台阶等非常富有园林艺术。”张中华说。张中华在讲解房屋前的道路遗存。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摄“翠扶楼作为‘田字房’的附属建筑,具有一定功能。”张中华说,“主体建筑‘田字房’和翠扶楼之间以6间藤萝架连接,房子之间通过走廊连接,如果供一般下人往来,不会这么讲究。我们推测,皇帝要在这里亲自示范劳作,可能在这里喝茶、休憩,也可能在这里招待一些年长的农夫。它叫‘楼’,有考古人员推测可能最开始是平房,乾隆中后期改成二层楼。等东侧三间房子全部揭露出来后,我们会对它的性质、功用做进一步推断。”植物考古:扇形水稻植硅石为稻田存在提供确证文献记载,康熙皇帝亲自培育“御稻”(即京西稻的前身),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精心种植,并在玉泉山周边开辟了御稻田,所产御稻米供宫廷食用。此后,京西稻在北京大面积种植。“田”字象征农耕,古代中国重视农业生产,清朝皇帝不但以“田”为房,还在“田字房”旁的稻田里亲自劳作,察看农事农时,以示对农业的重视。去年,考古人员在“田字房”以北的稻田遗迹发现了南北两侧的田埂,南侧田埂可见两次修整痕迹。发掘过程中,考古人员运用植物考古的手段,发现了水稻植硅石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部副研究馆员金和天介绍,在寻找稻田遗迹的过程中,考古人员没有发现大的植物遗存。“粮食只有被火烧过,变成炭化的颗粒才能在土壤中保存下来。如果没有被烧,会在土壤中被慢慢腐蚀,最终成为土壤的有机成分。在植物考古的‘浮选’过程中,我们没有在圆明园发现炭化的植物颗粒,由此考虑到,皇家园林的肥料特别丰富,不需要采用烧荒,即把稻秆烧成灰还田的方式进行施肥。”之后,在偏光显微镜下,考古人员在土壤中找到了像贝壳一样的、小的植物遗存——水稻植硅石。“它不怕火烧、耐酸,可在土壤中保存下来。每种植物的植硅体都有自己的特点,而水稻的植硅体呈现扇形。”金和天表示,目前研究没有停止,下一步将对土壤微结构等做进一步研究。据悉,本年度的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预计持续到10月底,考古工地将全程向社会开放,市民游客可在工作时间围观考古现场。市民观看考古人员工作。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为普及考古知识,满足人民群众了解考古发现的需要,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从2015年开始开放圆明园考古工地,通过现场观摩、专业讲解、模拟考古、发掘直播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现考古工作过程和成果,打造“圆明园考古”品牌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。此次公众考古活动也全程通过网络直播。“通过今天这个活动,希望大家更多地了解考古行业,支持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。”张中华说,圆明园被称为“万园之园”,在中国园林史甚至世界园林史上都是举世瞩目的,通过考古工作,也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古代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编辑 白爽 校对 卢茜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